MBA的光環,從大老闆到小職員都為之著迷!
但誰才是學界與業界心中最熱門的企業管理研究所?
今年由台大商學研究所奪冠,政大企業管理研究所則緊追在後,
兩校一重研究、一重實務,各自有其傑出的表現。


文/王曉晴
文章來源:2007年9月 Cheers雜誌

景氣上下震盪,MBA 的身價始終是市場上廣受討論的話題。尤其在美國,MBA 的風光似乎略為褪色。MBA 還熱嗎?

美國各大學的最新數字,透漏了這樣的消息——2007 年是MBA大跳躍的一年。

根據美國「企業管理研究生錄取委員會」(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uncil, GMAC )的統計,光2007 年上半年,全美各大學就一口氣增加了641 個學位課程,與10 年前相比,
新增課程也不過只有74 個。

在申請人數上,2007 年也創下近年新高。以商學院入學測驗GMAT 來看,過去幾年持平成長,但今年報考的美國本地學生比去年成長了6.2 %,國外學生更大幅增加了21 %(以印度和中國學
生居多)。根據GMAC 調查,64 %的商學院回答申請人數都比2006年增加許多。

台灣也緊貼著這股國際脈動,近幾年,各大學MBA 的招生,熱門學校動輒千人、甚至如中央大學過去高達2,000 多人的報考規模,導致平均錄取率往往不到10 %。

這間接刺激了管理類研究所的大幅成長,各大學累計所數已近100 所,研究生數達13,000 人,其中,每年有5,000 人扛著MBA 頭銜踏進職場。

「競爭壓力」加上「創造個人價值」,無疑是支撐全球MBA 熱潮不退的兩大支柱。

嚴謹的聲望調查結果出爐
為了滿足市場需求,MBA 的課程也越分越精細。以不同行業,如航空、營建、不動產、運動行銷、電影、觀光服務等為主軸的MBA 課程(specializedMBA ),近年更成為國際知名商學院開課的重點。美國《商業周刊》雜誌(BusinessWeek)特別以專文報導指出,「更專精的MBA 將是未來新潮流!」

同樣在台灣,近幾年許多針對流通業、科技管理的MBA 相關研究所,一間一間的開。

但MBA 如此多,卻非人人都有價值。香港商納貝斯克可口公司人力資源經理郭蕙琪不諱言,企業會自動分學校等級,「找人先從第1級找。」第1級學校包括台大、政大、成大、交大、中央等大學。而部份新
改制學校的企研所,不少師資是剛回國的助理教授,實務經驗、與產業互動都不夠,企業也會避開。

企業有篩選機制,但是對考生來說,台灣MBA 教育同步擴充,但辦學品質卻一直缺乏更透明的資訊。

繼2003 年「1000 大企業眼中的最佳MBA 」調查後,今年,《Cheers 》雜誌擴大調查指標,嘗試從近100 所管理類研究所中,挑選出企業管理、經營管理、國際企業管理等63所MBA進行「學術界」與「企
業界」的聲望調查。

所謂「聲望調查」與「評鑑」並不相同,前者反映的是外界對一所大學的主觀認知、喜好評價,可說是學校給人的印象或口碑。

後者則以各種客觀的指標,來檢視各校表現,作為日後追蹤改善的依據,各校比較的對象其實是自己。

在國外,媒體以「聲望調查」的角度來觀察大學,行之有年。例如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》雜誌(U.S. News & World Report)的「全美最佳大學」、《富比士》雜誌(Forbes)「最佳商學院」、《泰晤士報》(The Times )的「世界大學排行榜」等,皆以結合學界、業界的評價,作為聲譽排名指標。

《Cheers 》雜誌也採取同樣方式,綜合「學術聲望評價」——由同領域教授互評,以及「企業評價」——由1000 大企業給予評分,共兩項指標,來呈現台灣各大學MBA 的聲望。

今年由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奪魁,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排名在後,第3 到第6 名分別為台大國際企業研究所、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、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、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。這樣的結果,大致與2003 年的調查,相去不遠。

台大商研所為何勝出?
獲得第1的台大商研所,不論同儕間的聲望評價,或企業給予的肯定,都是第1。

分析原因,金字招牌與高研究能量是台大商研所的勝出關鍵。

在企業評價上,台大商研所所長郭瑞祥坦言,「台大」光環讓台大商研所在起跑點較佔優勢,畢業生也相對容易獲得企業青睞。

在研究取向上,即使MBA 教育不斷被強調應該以實務為導向,但台大商研所對研究也很重視,甚至以此作為市場區隔。

郭瑞祥直接與政大企管所做比較:「政大重實務,台大重研究,各有立場。」

兩校的差異也直接印證在企業用人取向上。富邦銀行人力資源處協理陳建勳便曾提出他個人對台大與政大MBA 的觀察——前者很會研究分析,後者則在合作、協調力上表現突出。根據台大商研所統計,該所專任教授受委託計劃案,3 年合計54 件,SSCI 論文發表數55 ,研究能量名列前茅。

另一個優勢是課程、師資都很充足。

根據台大商研所統計,該所專任教師1 學期可以開出近40 門課,領先許多學校。郭瑞祥進一步指出,台大商研所授課內容涵蓋5大領域——行銷管理、策略管理、作業運籌管理、科技管理、人力資源與組織管理,後3項是其他企管所少見的,也是台大商研所強化的發展特色。

政大重實務,校友力量大
歷史悠久的政大企管所,在實務教學上一直頗受肯定。政大企管所所長別蓮蒂說:「課程設計都是為了與企業需求接軌。」她認為MBA 的目的,是要學生一進企業工作後,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別蓮蒂特別舉例,政大企管所的統計課,不教硬梆梆的公式,反倒從市場調查教起,先統計出結論後,再設計行銷策略。

政大MBA 歷年所培育出的校友人數,也相當驚人。別蓮蒂笑說,她上次去上海出差,只稍微在網路上號召一下,竟有20 、30 位畢業學生,主動報名要跟她在上海共進午餐,「這股力量讓人不得忽視。」

尤其政大企家班與EMBA學生都是企業菁英,更可在部份課程上,帶給企管所碩士生經驗分享與實戰機會。在實習制度上,一半以上學生在國內各大企業實習,甚至每年有10位碩士生到對岸的台商企業實習,最長時間達1 年。

「這也是國際化,」別蓮蒂說,當全球知名企業都去中國設點,研究生去對岸企業實習,面對的更多是來自世界各國的菁英工作者,對於學習國際視野有其正面意義。

中山、中央也偏重研究
中山企管所在研究能量上也有不錯表現。不過,中山企管所在同儕間所獲得的肯定,並沒有反應出來,學術聲望評價排名第6。顯然論文發表數量,在影響一所大學的聲望高低時,並不是唯一的指標。

總排名第8的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,是分組最多的企研所,共分8組,所長林明杰認為,分組完整正是該所最大特色,因此每年報考人數也最多,過去常以2,000 多人遙遙領先。

私校以元智表現最優秀

私立大學以元智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表現最優秀,總排名第13名,其學術聲望與企業界評價排名分別是第14 、13 名,兩者落差很小,顯見學界與業界給予同樣肯定。

另一所擠進前15名的私校是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,已有24年歷史,碩士生數100人,規模不小。雖然其獲得的學術聲望評價名列第25名,但在企業眼中,卻認為其所培育的學生很好用,排名第11名,顯見畢業生頗受企業歡迎。

相較下,成大國際企業所獲得的評價則與中原企研所相反,呈現學術聲望評價高(第8 ),但企業評價卻落到第16名。

因此,對照「學術聲望」與「企業用人評價」兩項指標觀察各校MBA,恰好也可以提供學校未來在培育人才時,一些不同的反思。

科技管理研究所 歡迎創新、敢冒險的學生
沒有納入本次調查對象的科技管理,是企管教育很重要的分支。近10 年也興起科技管理研究所風潮,目前政大、交大、清大、中興、逢甲等大學皆設有科管所。

各校結合不同產業
國內最早創立的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,所長溫肇東表示,台灣已從製造代工往創意文化產業移動,政大科管所除重視數位內容和生物科技的創新,近年更把眼光放到生活風格產業、紡織科技等,期望提高不同產業的附加價值。政大科管所還有「旅遊教學」,寒暑假時師生一同去海外研修、參訪歐美高科技聚落,增廣國際視野。

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今年新成立「生技組」,所長陸大榮指出,中興大學本身具有農業生物科技的優勢,因此有利校內資源的整合。陸大榮建議,理工背景的學生其實很適合念科管所。

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則頗重視實務學習。所長袁建中指出,「我們把科管視為解決實務問題的學域,許多課程讓在職專班與一般生混合上,製造交集,互相分享經驗,」且跨領域的資源多,比如管理背景的學生可選修光電的課程,強化科技知識。

近3年成立的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也具備產學合作資源,所長林福仁表示,清大科管所強調研發管
理、科技行銷等議題,以及用資訊科技輔助管理。

特別的是,清大科管所已第2 年進行「U-Spin 計劃」,讓科管所學生與理工系所學生跨院合作,將電機學院的研發成果作為創業點子,去申請專利或成立公司。林福仁表示,「這是玩真的,非憑空想像,近期已有公司在清大創新育成中心成立,而學生則是實習經理人。」

活躍於產學交流、創業競賽活動,是各校科管所的共同特色。整體而言,各科管所傾向吸收的學生,特質上要比企管系的學生更具有創業、創新以及開創性格,因此各所都開出約3 成甄試名額,以挑選活潑多元的學生。

以下為龍門提供各項資訊捷徑,歡迎多加利用!
1.龍門線上報名網址
2.研究所簡章訂購到班公告
3.研究所投考組合
4.龍門榜單查詢
更多資訊,洽龍門網站http://www.long-men.com.tw
 

龍門輔考 全國第一
龍門秉持著四十年來所傳承的制度、專業、用心 堅持給您十大保證
.超強師資陣容 2.開辦類科豐富 3.精緻豐富教材 4.專業課輔團隊 5.虛實整合輔導
6.
全真模擬考試 7.優質視訊環境 8.助教課輔制度 9.金榜回饋獎勵 10.獨棟教學大樓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ba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